广东副省长亲自颁奖! 为打造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贡献“南粤力量”

发布时间:2021-11-10来源: 融媒体中心

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制造年会暨供应链创新发展大会日前在广州召开,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曹健林、广东省副省长王曦出席并讲话。期间,王曦副省长为南粤基金投资企业,2021中国互联网发展创新与投资大赛(广州)暨2021中国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获得者——晟合微电子(肇庆)有限公司颁发奖杯及荣誉证书。

王曦副省长(左)为南粤基金投资企业晟合微电总经理施伟颁奖

本届大会主题为“新开局、新挑战、芯生机、芯活力”,由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教育厅和广州市政府指导,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中国集成电路创新联盟主办;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分会、支撑业分会、广东省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和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产业联盟联合协办,是对国内集成电路发展具有标识影响力的行业峰会。

当天会上,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风险子基金、设计子基金、生态子基金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投资基金正式成立。同时,湾区半导体产业集团、广大融智产业集团、智能传感器产业集团正式设立。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这是助力广东打造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的重要布局,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与京津冀、长三角地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晟合微电斩获殊荣进一步彰显了以南粤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力量,助力深入实施“广东强芯”行动,加快助推集成电路等领域补齐短板,支持广东打造国家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服务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大局的初心和担当。

今年初,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大力实施“强芯工程”,充分发挥终端需求市场规模大的优势,做大做强设计业,加快补齐制造业短板,重点发展模拟芯片、功率器件和第三代半导体等,大力引进和培育封测、设备、材料等领域龙头企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发展能力。

今年8月,《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提出打造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创新聚集地,加快发展集成电路、工业软件、高端装备等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按规划,到2025年,广东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集成电路设计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建成较大规模特色工艺制程生产线,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进一步增强,打造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

为此,广东提出了五个方面政策措施:一是发挥产业投资基金作用,通过省财政出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设立首期规模200亿元的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EDA工具、装备及零部件、相关材料、电子元器件等项目。二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每年投入不低于10亿元支持集成电路领域技术创新。围绕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以企业和用户为主体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相对集中资源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三是完善产业发展布局。推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地立足产业发展基础和区位优势,做优做强集成电路设计业,积极推进特色制程和先进制程集成电路制造,加快培育化合物半导体,积极发展材料和装备产业,围绕重大制造业项目加强产业链招商,形成“重点突出、错位协同”的产业发展格局。四是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国家级、省级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平台建设,省级财政给予不超过固定资产投资30%的资金补助。五是培育人才队伍。扩大高校微电子专业师资及招生规模,省属高校可自行确定微电子专业招生计划,微电子等相关专业招生规模争取年均增长20%以上。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南粤基金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和国有资本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金融平台的资源桥梁和资本纽带作用,坚持“产业+基金+基地”三轮驱动,探索形成了“龙头企业—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聚—产业基地”的南粤经验,不断灵活运用金融和资本市场工具,优化配置市场资源、金融资源和产业资源,投向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能源新材料等上下游产业链,助推我国科技创新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南粤力量。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领导致辞
组织架构
企业文化
新闻中心
集团动态
媒体聚焦
成员动态
企业视频
党的建设
思想引领
工作动态
群团建设
南粤视角
政策法规
南粤参考
行业趋势
业务布局
产业基金
股权投资
城乡发展
金融服务
合作伙伴
金融类
产业类
智库类
加入我们
招贤纳士
联系信息